分散单宁作为制革工艺中重要的鞣剂成分,其质量直接影响皮革的柔软度、色泽及耐用性。在制革过程中,分散单宁通过与胶原纤维结合形成稳定结构,赋予皮革良好的机械性能和抗水性。然而,分散单宁的化学稳定性、分散性及纯度若不符合要求,可能导致鞣制不均匀、色差或成品革强度下降等问题。因此,对分散单宁进行系统化检测是确保制革工艺效率和成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制革用分散单宁的检测需涵盖以下核心项目:
1. 化学成分分析:包括单宁含量、酚类物质组成及杂质(如重金属、硫酸盐)的定量检测。
2. 分散稳定性:评估单宁在水中的分散均匀性及长期储存后的沉降特性。
3. pH值测定:确保单宁溶液的酸碱度符合鞣制工艺需求。
4. 固含量与水分:测定单宁粉末或溶液中有效成分的比例。
5. 粒径分布:通过激光粒度仪分析颗粒大小,影响渗透性和鞣制效果。
针对不同检测项目,采用以下标准化方法:
1. 分光光度法:用于单宁含量的定量分析,通过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计算浓度。
2. 离心沉降法:评价分散稳定性,通过离心加速沉降模拟长期储存状态。
3. 电位滴定法:精确测定溶液的pH值,结合缓冲溶液校准。
4. 烘干称重法:测定固含量及水分,在恒温条件下干燥样品至恒重。
5. 激光衍射法:利用马尔文粒度仪分析颗粒分布的均匀性。
检测需遵循国内外相关标准以确保结果权威性:
1. GB/T 22807-2021:中国国家标准《皮革用单宁酸检测方法》,涵盖单宁含量、pH值及灰分测定。
2. ISO 5398-1:2018:国际标准中关于皮革化学试验的规范,适用于分散单宁的化学成分分析。
3. ASTM D6408-17:美国材料试验协会标准,规定单宁溶液分散稳定性的测试流程。
4. QB/T 2719-2018:行业标准中关于制革助剂固含量测定的技术要求。
通过以上检测项目、方法与标准的综合应用,可全面评估分散单宁的适用性,为优化制革工艺提供科学依据。